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34

老友道:“书中要包罗先人之智慧!”

宋应星道:“书中要囊括今世之技艺!”

然后,三人齐声高昂,用力一挥衣袖,道:“此书于功名进取,毫不相关也!!!”

对于考生来说,这是无用之书。

可对于另外一些人呢?

这是一本无比实用的神作啊!

老年宋应星坐在骆墨身旁,开始叙述起了兄长与老友一一离自己而去,兄长更是在前朝覆灭之时,自尽随前朝而去。

整个节目,每个舞台之间,都有构架住桥梁。

只见一道光桥上,出现了已经离世的二人,他们与老年宋应星站于桥的两端高声对话。

“你老了……”

“瞧你这样子,肯定又下田去了吧?”

一句又一句的交流,两位已故之人朝着宋应星道了一声:“贤弟!保重!”

三人站在光桥两端,遥相对拜。

等人三人起身,已逝的兄长与老友齐齐转身,即将消失在光桥上之时,那个已满头白发,卷着裤腿,穿着破旧的草鞋,腰都已经无法挺直,真如田间老农一般的宋应星道:

“兄长!伯聚兄!”

“应星………想你们。”

二人大笑,消失于光桥之上。

接下来,有了一段转换情绪的情节,然后,骆墨便带着老年宋应星走上了光桥,给他介绍今人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。

他看到了高铁,看到了飞机,看到了潜艇。

弹幕中,有观众留言道:“像极了小孩子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。”

宋应星带着一脸的期待与好奇,通过光桥,走到了袁爷爷的那片稻田。

他看着稻田里的水稻,双眸立刻圆睁,穿着草鞋的驼背老人开始快步向前,走到水稻旁看个不停。

这里的水稻,比他青年时期于田间发现的那株,还要高,还要大,颗粒还要饱满!

骆墨对他介绍道:“这是一位姓袁的科学家,他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。”

“您现在看的这块田,应该是第三代水稻,双季稻。”

“目前正在努力突破亩产……3000斤!”

宋应星一脸震惊,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,道:“三千斤!?”

“我们那个时候亩产五六百斤就已经算高产了!”

“这位姓袁的科学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